杀人回忆 살인의 추억 (2003)_你能找出真相吗?

杀人回忆 살인의 추억 (2003)
杀人回忆 살인의 추억 (2003)

导演: 奉俊昊
编剧: 奉俊昊
主演: 宋康昊 / 金相庆 / 金罗河 / 宋在河 / 朴努植 / 朴海日
类型: 犯罪 / 剧情 / 悬疑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上映日期: 2003-05-02
片长: Canada: 129 分钟(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Germany: 127 分钟(Filmfest Hamburg) / South Korea: 130 分钟 / USA: 132 分钟 / Argentina: 128 分钟
又名: 谋杀回忆 / 杀人记忆 / 杀手回忆录 / Memories of Murder

经典悬疑电影《杀人回忆》剧情简介:

  1986年,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热得发昏的夏天,在田野边发现一具女尸,早已发臭。小镇警察朴探员(宋康昊饰)和汉城来的苏探员(金相庆饰)接手案件,唯一可证实的是这具女尸生前被强奸过。线索的严重缺乏让毫无经验的朴探员和搭档曹探员(金罗河饰)只凭粗暴逼供和第六感推断,几次将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而苏探员客观冷静,据理分析,几次排除嫌疑,警察内部为了证明与推翻矛盾不断,然而无辜女子还是接二连三被残忍杀害,他们只好达成共识一起合作。此时,一个极其符合作案特征的小青年(朴海日饰)成为最大嫌疑人,警方神经绷紧地锁定住他,同时DNA检测报告也被送往美国,然而案件并不在此处停止。

经典悬疑电影《杀人回忆》精彩影评:

  影片开始20分钟,秉承经典韩片风格,节奏缓慢,用悠扬的音乐把人们带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故事背景中。
  闲适的田间风光,大片金黄的稻田,细腻的不厌其烦的场景描写,甚至包括胖探员的家庭生活细节,来往农田的拖拉机,朴实的小镇人民,时有时无的游行示威,军政时期频繁的防空演习,像极了一部反映八十年代南韩军政统治时期的民众生活画卷,让初看的人很难联想到惊悚的连环杀人案。
  小镇的2个探员没有接受过系统严格的司法训练,凭直觉和暴力刑讯逼供,原始笨拙的断案方式又好笑又可气,影片开始便弥漫着黑色幽默之风。直到汉城专业的苏探员到来,大学毕业的苏探员满怀着自信与理想,伴随两种冲突的办案风格相互碰撞,案情开始有所突破——
  雨夜被害的红衣女子、女子学校的神秘传说、电台播放的悲伤情歌、匿名的点歌人……终于有线索可循,证据环环相扣,剥丝抽茧步步接近真相。观众的呼吸已经被导演控制,甚至到最后,若干巧合已经足以让所有人确凿不疑地相信那个英俊的点歌人就是凶手,虽然要靠证据说话,所以必须等待DNA化验结果,然而此案的真相似乎已呼之欲出。
  这时,案情急转直下,高明的导演掌握了观众此时紧张、压抑的情绪,使出一招让情节跌宕起伏,使所有人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希望中,又重重地跌入到沉寂的绝望之谷里。
  
  最后一个牺牲者是高中少女,选择青春和死亡这样鲜明的对比,实在来的残酷。少女凋零的生命,令人作呕的死状,未闭合的双眼,和苏探员不久前亲手为少女贴上的创口贴,如今附在一具毫无生气的尸体上,罪恶之手不放过青春的生命,大雨瓢泼而下。
  理智冷静的苏探员终于崩溃了,他听到肮脏躲在黑暗中偷偷地冷笑,正义之手毫无力量。他宁愿相信久等的DNA报告只是一纸谎言,他要靠自己终结眼前的罪恶——掏出手枪愤怒的射向疑犯……
  
  十七年后
  2003年,成功转型为民主社会的韩国,田间宁静祥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昔日的警官已经成为商人,养儿育女,但当他路过当年的稻田时,又经不住走到当年发现第一具尸体的田垦排水管前。
  从一个天真的女童口中得知,凶手不久前来过此地。
  再继续追问,答案让所有人都为之绝望——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影片以中年朴探员闪着泪光、透着惊愕与茫然的复杂眼神结尾,留给观众的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结局。
  这几秒,被韩国影帝宋康昊诠释的非常精彩。
  如果没有最后的十分钟,这部电影也许就没有这么出色。
  
  很多人还是会追问谁是凶手,然而导演此片的重点不在于揭露真相,而给予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凶手就在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之中,人人都有可能——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继续行走;而有一些真相注定无法大白于天下,被黑暗吞没。
  如同那个片中经常出现的火车隧道,黑暗冗长,谁也看不到尽头是什么。
  
  【压抑的时代•扭曲的人性•缺失的法律】
  影片的特殊政治背景是不容被忽视的,真实的案件发生在1986年,时值韩国军政统治时期,历史上的韩国正在经历转型,处于民主运动的关键时刻。
  因此,影片充斥着时代鲜明的符号:
  大街上的示威游行不断;无休止的防空警报;学校的救护演习;军警被拉去镇压游行;司法体系混乱,刑讯逼供滥用,证据保护不当……
  朴探员和他的搭档从没有去过汉城,对小镇以外的世界概念模糊,在那个时代,他们视野狭隘,接受的知识有限,导演用调侃幽默的手法表现他们的无知和无奈:
  比如,朴探员在侦破遇到瓶颈是去求神问卜,出言“美国太大所以他们侦探要用头脑破案,韩国很小,所以只需用脚破案”。搭挡2人坐在田头互相吹嘘听说来的大学校园生活,坦言彼此只上过高中,迂腐的官僚体制,现有条件的局限让他们暴力的审讯、敷衍的侦查态度成为时代的必然。
  时代的创伤,从上到下,压抑的社会孕育扭曲的群体。
  影片的疑犯从弱智少年到性变态的工人,再到冷静怪异的退伍军人,他们成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缩影,个人的命运背负上时代的阴影。
  
  再看影像中反映出的法律问题,片中多次出现现场勘验场景,但遗憾的是对刑事犯罪现场保护力度不够,比如第一起案件中明显的脚印却被拖拉机一辗而过,丧失了很多取证的机会;当然,案发总在雨夜,雨水的冲刷也给证据的收集增加了难度。
  其次,在那个年代,那样的小镇落后的审讯条件和探员的低素质,一味地追求破案率,加大了探员对口供的依赖性;有罪推定的思想使讯问的目的就是拿到口供,非法的询问方式,并且没有连续的录音,证据在定案过程中显得完全不重要;
  更不用说,“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当代普遍承认的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在当时得以有效适用。
  并不完全糟糕的是,最后应用到了DNA鉴定,可惜案发于1986年的韩国,而国际上首次报道DNA技术应用于刑侦鉴定也不过在1985年,取样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或者后期保存不善都有可能导致DNA鉴定失败,即使是科学证据,其结论也有可能出现误差。
  没有民主宪政,健全的法治环境无从建立,缺乏保障的整个社会都处于潜在的不安定状态。悲剧发生的原因远不止一样,贯穿全片的淅沥不断的雨,夜空呼啸而过的防空警报,大局的动荡,微弱的人力,使每次与真相都失之交臂,若说凶手的变态行径是扭曲的人性,那么在此案中被害的人们也未尝不是韩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牺牲品。
  
  【什么是“杀人的回忆”】
  《Memories of Murder》很奇怪的名字——缺少主语,或是探员,或是凶手本身。
  至于前者,片中2位主角性格迥异。
  汉城来的苏探员,思维缜密,善于推理,接受过良好的司法教育,相信靠证据说话。
  小镇本土的朴探员,生性鲁莽,暴力逼供,敷衍断案,善于诱供,相信自己的直觉。
  他们的情绪却都随着案情推进发生了转变:
  当其拍档终因莽撞而被截肢,他凝视那剩下的空荡鞋子与鞋套之后;
  当亲眼目睹关键证人被飞驰的火车撞死,他双手溅满鲜血之后;
  原先只想草草结案,敷衍诱供的办案心态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接受苏探员的科学方式,学习理性教化与相信科学证据。
  直到最后,大雨中的苏探员浸透了无助与绝望,举枪的瞬间,朴探员阻止了他。
  这时,巧妙的——
  二者的性格发生了戏剧化的调换。
  所以,最后的视线落在转行从商的朴探员身上,年轻时的他善于为犯罪嫌疑人编造“杀人的回忆”,以取得口供得以破案,一场经历之后,他变换身份又回故地,十七年前的回忆永远不会抹去,同逍遥法外的凶手一起,保存着那些无法消逝的记忆。
  
  这样说来,我便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即导演在帮助凶手陈述其回忆。
  以这样的方式向安然坐于电影院里看这部片子的凶手挑战,来吧,来回忆你的杀人经历,就算你忘了十几年前那些被杀的人,我们没有忘记,更不会允许你忘记。
  
  这部风格接近《黑色大丽花》的影片,同样是取材于真实案例,同样现实找不到真凶的悬案,不同的是,《黑》剧的导演编排了凶手,交待给观众。
  真相,
  只有拥有完整杀人回忆的凶手本人,
  只有他知道——
  那年雨夜他做了什么。

  观影是见仁见智的,每人的角度和体会都不会一样,怎样的高度莫衷一是,不过至少可以肯定一点,这确实是部难得的经典佳片。
  
  下着雨的夜
  红衣女子
  电台缓缓播放着哀伤情歌
  这样安静的夜——
  
  一双柔滑细腻的手;
  导演出一场场变态的奸杀惨象 ;
  雨停了,尸体暴露在阳光下 ;
  凶手混迹于人群之中,消逝~~
  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
  直到————
  下一个雨夜,歌声又响起……
  玄而又玄,迷雾重重。

经典悬疑电影《杀人回忆》迅雷下载:

关注微信公众号:行星带(微信号:hsu1943),回复m1910获取密码。

猜你 喜欢